銷售谘詢熱線:
13806682955
技術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紡織品起毛起球原因淺談

紡織品起毛起球原因淺談

更新時間:2021-09-17  |  點擊率:5060



   隨著廣大消費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men) 對紡織品的要求越來越高。 麵料的起毛起球現象,不僅(jin) 影響美觀,同時還影響手感,降低其服用性能和使用壽命。各國均製定了多種檢測方法對麵料的起球現象進行檢測。

1、影響紡織品起毛起球因素

從(cong) 起毛起球產(chan) 生的過程可知,織物表麵的毛球是由織物上伸出的自由端毛羽經過一定時間的外力摩 擦作用緩慢積累而成的。在此過程中原材料、紗線、織物結構、染整工藝、紡織品服用和洗滌護理因素對紡織品起毛起球產(chan) 生影響。

1.1原材料

原材料的強度、單位長度、摩擦力、截麵形狀、卷曲度和纖維混紡等因素是導致紡織品起毛起球的重要因素。強度高、伸長大、抗反複彎曲能力高的纖維材料,摩擦時不易被磨斷、脫落,易與(yu) 周圍的毛球繼續纏繞成更大的球。因此強度高、伸長大、抗反複彎曲能力高的纖維材料,容易起球。單位長度較短的原材料之間抱合力差,纖維容易滑到織物表麵,從(cong) 而導致露出紗和織物表麵的纖維端較多,容易起球。纖維間的摩擦力小,纖維容易滑動,易起球。纖維截麵形狀是影響纖維間抱合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圓形截麵形狀的纖維較三角形、多邊形等異形截麵形狀的纖維更容易起球。纖維卷曲程度同樣也影響纖維抱合力大小,卷曲度高,抱合力大,纖維不容易遊離到織物表麵,不易起毛,但一旦起毛後,因纖維卷曲度高則容易糾纏成球。纖維混紡也是產(chan) 生起毛起球現象的一個(ge) 重要因素,尤其是羊毛、棉、再生纖維素纖維與(yu) 化學纖維的混紡織物,更容易起球,因為(wei) 化學纖維強度較高,產(chan) 生的小球不易脫落。總之,當纖維強力高、長度短、直徑小、截麵為(wei) 圓形、纖維抱合力小或與(yu) 化學纖維混紡時,所得織物易起毛起球。

1.2紗線

1.2.1紗線方式

普梳紗中纖維排列較精梳紗雜亂(luan) ,精梳紗中纖維排列較為(wei) 平直,且短纖維數量較少,暴露於(yu) 紗線表麵 的毛羽較少,所以精梳紗較普梳紗不易起毛起球。

1.2.2紗線的工藝

紡紗生產(chan) 過程中的工藝參數設置不合理、設備運轉狀態不佳時,纖維在紡紗過程中受到損傷(shang) 而被拉斷,短絨增加,致使紗線的毛羽、毛粒增加,加大了織物起毛起球的風險。

1.2.3紗線的撚度

適當的撚度可增加紗線中纖維間的抱合力和摩擦力,同時減少纖維間遊移滑動的可能,降低起毛起球的風險。但過高的撚度會(hui) 降低織物強力,影響織物手感和風格。

1.2.4紗線的結構

紗線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紗線的耐磨性。在現代紡紗技術中,轉杯紡、噴氣紡、渦流紡等通過紡紗 機理的改變使紗線獲得新的結構。這些紗線表麵 毛羽少、纖維間抱合緊密,與(yu) 傳(chuan) 統工藝所得紗線相比, 耐磨性和抗起球性能明顯增加。不同紡紗工藝獲得的紗線如圖1所示。

637674003558711037483.png

                                          圖1

1.3織物結構

1.3.1織物密度

織物組織是疏鬆還是緊密直接影響紡織品起毛起球性能。組織結構密度大的織物受到外摩擦 時,不易產(chan) 生毛絨;即便產(chan) 生了毛絨,因纖維排列緊 密,纖維之間的摩擦阻力較大,毛絨不易滑移至織物表麵發生起毛起球現象。

1.3.2織物表麵的平整度

通常情況下,表麵凹凸不平的織物較表麵平整的織物更易起毛起球。總體(ti) 而言,針織物相比機織物易 起毛起球;粗針距織物比細針距織物易起球;斜紋、緞 紋織物比平紋織物易起球;低機號織物比高機號織物易起毛起球;輕薄織物比厚重織物易起球;同一類織 物,組織結構越緊密越不容易起毛起球。

1.4整染工藝

紗線或織物經染色及整理後,抗起毛起球性能將產(chan) 生較大的變化,這與(yu) 染料、助劑、染整工藝條件等有 較大的關(guan) 係,具體(ti) 影響如下。

———添加整理助劑。整理助劑中平滑劑確保織

物表麵平滑、柔軟,使紡織品在生產(chan) 加工過程中不會(hui) 由於(yu) 反複摩擦而引發起毛起球現象。

———添加柔軟劑。為(wei) 了改善織物的手感和彈性,一般會(hui) 選擇添加柔軟劑,但過多的柔軟劑會(hui) 使纖維或紗線間的摩擦減小,纖維之間更易滑移、抽拔,織物更易起毛起球。


2、紡織品起毛起球性能檢測方法、執行標準及其相應檢測設備

2.1檢測標準、方法

目前行業(ye) 中檢測紡織品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通過模擬消費者在實際穿著與(yu) 洗滌過程中,經受外力的摩擦,織物表麵出現起毛起球的現象而設計出來的。測試標準有:如ASTM標準、ISO國際標準、中國使用國家標準或企業(ye) 標準,因此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測試標準及方法。目前中國起毛起球性能的檢測標準為(wei) GB/T4802《紡織品 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該標準規定了4種檢測方法:圓軌跡法、馬丁代爾法、起球箱法及隨機翻滾法。根據產(chan) 品的用途,每種方法規定了不同的測試條件。不同檢測方法及不同測試條件下的檢測結果無可比性。

2.2檢測設備

不同的檢測方法要求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各檢測設備的設備參數、工作原理、運動軌跡等均不同,滿足各類不同用途紡織產(chan) 品的測試需求。與(yu) 圓軌跡 法、馬丁代爾法、起球箱法、隨機翻滾法4種檢測方法 對應的檢測設備如圖2~圖5所示。


637674832924814607696.png

637674832921226561242.png


 圖2 圓軌跡法織物起毛起球儀(yi)                                    圖3 馬丁代爾織物起毛起球儀(yi)




637674832939634797672.png

637674833012466586722.png



        圖4 起球箱法織物起毛起球儀(yi)                                                                                          圖5 隨機翻滾法織物起毛起球儀(yi)



4、結語

 分析紡織品起毛起球原因,有助於(yu) 企業(ye) 在開發設

計新產(chan) 品時選擇合適的原材料及製造加工工藝,並綜

合考慮產(chan) 品各方麵的實際需要,使產(chan) 品的設計、使用

性能、品質和生產(chan) 成本達到最佳。



摘 自

[1]嚴(yan) 慧娟,蔡益標[M]國際紡織導報2020年第11期